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众说“土主会”

众说“土主会”

关键词:土主会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大冶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bdaye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07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村民抬着“土主菩萨”游村祈福     王明立 摄

  汪红光

  每年农历二月十八至三月初三,大冶西南地区的殷祖、刘仁八一带都要举行传统节会“土主会”,而有关“土主”的来历,一直众说纷纭。
  “土主”王文蔚历史上是否有记载呢?现代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类传统民俗文化节会呢?

  “地主武装首领”一说不伦不类

  新《大冶县志》在“风俗习惯第一节·节日篇”中是这样记载土主会的:“土主名王文蔚,地主武装土团军首领,生于尖山殿,死于岩山庙,葬在胡家湾,封号银青光禄大夫。相传二月十八日下天,三月十三日上天。这段时间刘仁八、殷祖一带农家,户户要办丰盛的食品迎土主,以米粑为最,并抬着身穿破烂衣服的土主菩萨游乡,人人抢撕土主的破衣,撕到者挂在小孩的身上,以讨吉利。”
  明眼人看去,这段记载有些不伦不类。其一,称王文蔚为“地主武装土团军首领”这是典型的阶级斗争时期的革命口语,《大冶县志》始修于1979年,成书于1989年,难免打上时代烙印;其二,封号银青光禄大夫,这个称号是古代官名,与“地主武装”首领的革命口语显然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,二者放在一起有点别扭;其三,按“乡民普遍抢撕土主破衣,以讨吉利”一说,说明“土主”是一个比较受民众欢迎的民间英雄人物,这于“地主武装土团军首领”一说显然有些自相矛盾。

  “银青光禄大夫”史无记载

  大冶有位“东方西塞西”的网民在他写的《裹城里的土主会》一文中曾经写道:“这位被民间尊为土主的人物,系江西南昌人,姓王讳明蔚,五代时唐之武将,封银青光禄大夫。累仕至宋,破蛮贼有功,咸平初年卒于仕。”
  仔细查考《旧唐书》《新唐书》《旧五代史》《新五代史》《宋史》没有找到“王文蔚”亦或“王明蔚”其人记载。只是在《清史稿》中找到一位“王文蔚”,“清辽阳人,光绪丙子(1876)举人,大桃知县,后分湖北,任崇阳县。卒于官,除书笼包袱被外,别无长物”。这是个清官,名称性情与大冶王文蔚相合,但任所不对。
  再说,“银青光禄大夫”这个官名,清代用得不多。清代顺治年间文职正从一品均称光禄大夫,在光禄大夫前加“特进”二字,为正一品官,是文臣中的最高阶官。如果这个“银青光禄大夫”是在宋元明清时代,《大冶县志》一定会有记载,之所以没有明白的历史记载,很可能是早于宋元明清时代——因为这个阶段,大冶还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单位,没有独立的县志、历史。

  “土主”的由来趋向神化

  笔者认真查阅《同治版·大冶县志》,终于在41页“卷三·建制志”中找到“东方西塞西”网友列举的那段记载。又在该县志《仙释》陈九郎章载看到:“本县启石里,五代末曾总土兵守本里,与尖山王大夫战,不胜,走泉洞死之。尸流出洞,沉於山溪港,渔人举纲得而置之下流,明日复得,如是者数次。其时大旱,祷云:‘若为仙,明日得降雨乎?’翌日,果大雨。遂泥裹尸塑祝之。其后祈祷有验,土人号为陈九郎仙”。
  从《同治版·大冶县志》到新县志初稿油印本再到今天的新《大冶县志》及至后世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,王文蔚的故事在情节上有了一定的改动,趋向是趋于完美,这一点非常吻合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历程。
  大冶文化馆馆长、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柯小杰对“土主会”起源的研究认为:“土主会”是普通民众“由对英雄的崇拜转化为对神的崇拜,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原始信仰。这样的民俗庙会活动有着诸多的积极内容,亦有着封建迷信的消极思想。”
  当今时代,如何正确对待这类民俗文化,柯小杰认为,“既要发挥其积极的一面,又要指出封建迷信活动的危害,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。”

  >>相关链接

  “土主会”三个民间传说

  为民请命被处极刑

  王文蔚在朝中做官,有一年,大冶果城里一带闹旱灾,百姓民不聊生。王文蔚得到家乡报告后,将实情上奏皇上,皇上派他前来视察。王文蔚开仓救济灾民,得罪了说假话的地方官吏,他们联名向上诬告,皇上偏听旁信将王文蔚处以极刑。
  王文蔚被刽子手倒悬着,身躯锯成两片,鲜血横流,染红全身。果城里百姓为了纪念他,自动筹资在尖山上建庙设坛,供祀香火,称之为“土主菩萨”,又用香木雕成两尊偶像,红脸红袍,象征英雄不死。

  追剿顽匪中矢而卒

  晚唐时期,为避战乱,出生于江西的王文蔚自幼随母亲逃到大冶果城里安家。王文蔚从小聪明伶俐,少年时就随一位师傅学习武道,18岁那年,被朝廷招为刺史,因屡建奇功,后被朝廷封为银青光禄大夫。
  做官后的王文蔚更是爱民如子,尽忠报国。北宋咸平初年,王文蔚在黄连铺(地名)一狭口处与群寇激战时,身中数矢,仍然挥刀砍杀,最后卒于岩山(地名)。当地民众把他的形象雕刻成模板,制作成印子粑供奉,敬称为土主菩萨,为一方主神。

  两座“老爷像”的由来

  相传,唐朝有个叫王文蔚的河南文人,考中进士后来到湖北大冶做知县,此人为官清正,敢于惩恶扬善,故深受民众爱戴。晚年,王明蔚拘押了一恶霸,长安派钦差大臣向大冶要人,王明蔚趁钦差醉酒之机将恶霸砍头正法,由此得罪朝廷被判死罪。
  据说当时大冶到处都有芦苇荡,周边百姓劫了囚车,将王明蔚藏进了芦苇荡。
  王明蔚被迫弃官后就带着儿子苦学医术为百姓治病。一日,他儿子为了给一个小女孩治病到悬崖上采药,不幸失足掉下悬崖。山民们为了纪念爷儿俩,在王明蔚儿子掉下悬崖的地方垒了坟,称为“土主坟”,并建有“土主庙”,供奉香火。于是,就有了“土主会”,也就有了两座“老爷像”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714-8988885;19986228787 传真: 邮箱:www#vdaye.com
地址:大冶市两湖一园1栋2204室 邮编:435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大冶一线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