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古代大冶著名的学堂书院

古代大冶著名的学堂书院

关键词:东方朔,书院,飞云,儒学,大冶县,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大冶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qqid7059382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20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从大冶县城往西20公里,有一座山峰突起。远望状如圆仓,近看形似覆钟,绝壁悬崖,果树成阴。这就是大冶著名的三台之一的“宫台山”。
    宫台山位于今灵乡与茗山交界处,是古代大冶山水风光的一处胜景。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袁宏道在游历了宫台山后,曾写下“好在宫台里,山高水亦环”的绝妙诗句。
    据史料记载,大冶本土名贤、宋代大儒万止斋曾在宫台山设书堂读书、教书,名曰:止斋书堂。因岁月久远,如今的止斋书堂早已经墙倾屋倒、瓦砾遍地。但止斋书堂留下来的那副对联却发人幽思:

昼长,被纳依栏,见几点落花,闻数声啼鸟;
    夜深,了经入静,剩半窗明月,闲一榻清风。
    这就是万止斋的云水情怀,这就是终生不愿为官作为一个学者的万止斋那种达观的隐者情怀。难怪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对万止斋赞叹不已,称他独领风骚五百年。万止斋也因此被称为大冶一贤
    大冶自古人文鼎盛,除这止斋书堂外,还有著名的方朔书堂、灵妙书堂、元结书堂。
    方朔书堂,其址在县城西7公里的灵峰山上。相传两汉大学者东方朔曾在此读书、讲学。故灵峰山又称为曼倩山(东方朔字曼倩)。今山下仍然有讲堂畈、讲堂庙的地名供后人凭吊。当地人把昔日东方朔读书之余闲逛留连的木桥唤做栖儒桥,流传至今。
    灵妙书堂,在古代大冶西南20公里的书堂山上。世传东方朔儿子灵、妙二人曾在此读书,故名。今山上有灵子寺、磷盆石留存,其余痕迹基本淹没在岁月洪流之中。
    元结书堂,在大冶东40公里回山顶处(今黄石市飞云洞公园)。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河南鲁县人元结为避兵乱,曾于此读书著述多年。元结在飞云洞作《异泉铭》,石碑为书法家颜真卿手书,原来一直立在飞云洞旁边,明代不幸毁于运输途中。
    除学堂外,古代大冶还有两所著名的书院:一为金湖书院,一为龙川书院。
    金湖书院,原址在大冶县公署左侧(今大冶市人武部所在地),后移至县城东市;清嘉庆年间,又移至青龙阁北面;道光29年,金湖书院被洪水淹塌。同治四年,金湖书院被迁至青龙阁,同治七年,被迁至县东市民房——今实验小学所在地。
    龙川书院,原址在金牛镇(今大冶二中所在地)。始创于元元贞三年,距今约有800多年的历史。
    一般说来,书院是封建社会文人讲学宣道之所,也是儒生士子应付科举考试深造的场所。明代以前是私立,清以后才改为官办。在漫长的封建时代,大冶县的最高学府当属大冶儒学。
    大冶儒学始建于北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,原址在工商银行大冶市分行办公楼。其最初招纳地方秀才习道研经、培养举人进士。后儒学进一步扩大,与孔庙合为一体。历史上的大冶儒学迁毁兴废达31次,最兴盛时,建筑面积达到1500平米。除主体建筑外,另有东西庑各十间,泮池两口,此外还有很多的配套建筑,于1977年拆除,改建成县政府,后改成工商银行办公楼。如今复原的大冶儒学(在青龙山公园内)基本上按照原来的图纸重建。
    据不完全统计,自宋至今,大冶县共考取进士31人,举人108人,秀才279人。这些成果的取得,与古代大冶学堂书院的繁荣昌盛密切相关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714-8988885;19986228787 传真: 邮箱:www#vdaye.com
地址:大冶市两湖一园1栋2204室 邮编:435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大冶一线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