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

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

关键词:大冶,碾子,工分,庄稼,生产队,碾盘,文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大冶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qqid7059382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39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看青
  “看青”这活儿,是从庄稼半熟不熟的时候开始。庄稼半熟不熟的时候,也是庄户人家青黄不接的时候。那个时候有个成语,叫“偷青捋穗”,说的是手脚不干净的人,把还没成熟的粮食偷回家。
  乡间的许多词语都精确得十分了得,“青”字就用得很讲究,本来是所有庄稼的统称。庄稼小的时候是绿的,快要成熟的时候,才由绿转黄。看守庄稼的这一职业,既不叫看绿,也不叫看黄。细细想来,庄稼其实是有第三种色调的,那就是“青”。庄稼由绿转黄之间是一段青森森的颜色,玉米在那个阶段尤为明显,正是挂浆时。
  看青人看似溜溜达达,其实需要的是铁面无私,所以每个生产队选择看青人一般都只用两种人,年龄稍大些的光棍,或那些还没结婚的愣头青。看青人需要下夜,有时甚至要在地头搭窝棚,十天半月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。他们通常在裤腰上别一把镰刀,倒背着手,从这块地走到那块地。“偷青捋穗”的人他们要管,小孩子更要管,小孩把那些矮秆高粱撅甜棒吃,高粱穗子都藏在草筐里,还脱不出粮食,就拿回家喂兔子。或者把那些刚有浆水的玉米啃得乱七八糟。

  推碾子
  碾子的功用,在很长一段岁月中,主导了一个七口之家的全部生活,队里分来的所有粮食,都要上碾盘碾轧以后才能下锅。白天大人上工,孩子上学,推碾子的事,都是起早贪黑。晚上在坊间点上油灯,只能照亮碾盘和碾道的三分之一。那样小的一个圆周,一个晚上不定要走多少圈。有时候,人都能抱着碾棍睡着了。如果是驴拉碾子,还要给驴戴上捂眼,防止它偷吃碾盘上的粮食,也防止它眩晕。不知道那个时候的驴有多不堪,只是驴受多大的磨难都不叫唤。文学作品中, “磨道里的驴”就是受苦受难的象征。
  整个一条街就一台碾子,晚上放学别的先不干,簸箕里装一把玉米粒儿,赶紧去占碾子。前来碾道排个儿的人家多,我家的簸箕后边,笤帚是一家,砖头是一家,箩床是一家。大人偶尔打发孩子过来瞧一眼,推碾子的是谁家,轧的什么粮食,就能估算出还有多长时间轮到自己。轧玉米时间短,轧高粱时间长。高粱面讲究用细箩筛,压了筛,筛了再轧,往往要重复四五遍。
  如果晚上抢不到碾子,就只有转天起大早。最难受的事,是冬天早起推碾子。如果再排不到,就有断顿儿的危险了。有碾子可推,在母亲看来是幸福的事。碾子轧出来的东西香,母亲现在也这样认为。

  工分
  工分工分,社员的命根儿。
  那时生产队分口粮是按人头分,口粮以外的杂粮或农副产品有时会按劳力分,而年底分红,则铁定是按工分分。工分挣得多的人家到年底也就分百八十块钱,孩子多、家里没有主要劳动力的人家还要倒找队里钱。
  工分是大家评出来的。每年的年假过去以后,生产队第一件事就是开评分会。会计一个接一个地念名字,每念一个名字,队长就征求大家的意见,那些公认的好劳力就不用说了,一天挣十分。一些未婚姑娘或家庭妇女,力气小,身体孱弱,第一个喊出分值的人很关键,因为很多时候就是一锤定音。如果有人喊出六分五,没有人提出异议,这个六分五就要伴人一年的时间。同样是干一天活儿,有人挣十分,有人挣八分,有人却只能挣五分六分,评分会很残酷。
  那时家家都养猪,养猪出粪肥也挣工分。按当时各队的规定,一般七十斤以下的猪每天挣三分,七十斤以上的猪每天挣五分。养母猪的人家挣分多,下小猪的母猪工分更高。因为母猪能吃,圈里的粪厚,起圈也累,这样的猪圈就得挣十分的人去起,如果让挣五分的人去,两天都起不完。

  饭瓢儿
  一只成年的葫芦从中间用锯一剖两半,就是瓢。
  瓢分大瓢和二瓢,大瓢没有柄,容积可以顶半个瓮。二瓢后来演绎成了骂人的话,其实它是乡下人使起来最顺手的家什。它长长的柄,被剖开后形成凹槽,舀水、盛粥——韧性好,分量轻,晒也晒得,泡也泡得。如果不摔不碰,一只瓢可以使很多年。20世纪六七十年代,乡下家家的水缸里、灶台上都有水瓢和饭瓢。瓢里面是一层毛茸茸的气孔,有过滤的功效,还泛有淡淡的青草味。
  我小的时候,家家的水缸都有半人高,能盛四五担水。瓢永远在水面上漂浮着。口渴了,趴到任何一家的缸沿上,随手可取。
  瓢是绿色环保无公害产品。葫芦不像黄瓜或扁豆秧,它不受任何害虫的侵扰,随便在哪儿丢一颗种子,都长得生机勃勃。人类喜欢新陈代谢的族种,可我们丢掉的也不都是坏东西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714-8988885;19986228787 传真: 邮箱:www#vdaye.com
地址:大冶市两湖一园1栋2204室 邮编:4351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大冶一线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